土匪 发表于 2010-11-22 22:25

俺也上了官方报纸啦

http://www.1news.cc/collect/content/2010-11/22/content_205429.htm

王翥鹏的拜师收藏之路


来源:主流网-长春日报 作者:张新德 2010-11-22 12:29:31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51901.jpg

王翥鹏收藏的清代银“荷合童子”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53002.jpg王翥鹏收藏的清代银挂件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55f03.JPG王翥鹏收藏的明代银鎏金竹节镯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5be04.JPG王翥鹏收藏的清代银碗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5f805.JPG王翥鹏收藏的清代银化妆盒http://www.1news.cc/collect/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1122/00248ca9662e0e54360f06.jpg王翥鹏收藏的清代银锁年仅33岁的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王翥鹏,曾在英国伦敦留学,仅几年时间,收藏古代银器(包括饰物、器物)700余件,成为备受瞩目的收藏家。今年4月至今,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中国明清银器展览”,展出国内收藏家提供的银器300余件,他收藏的10余件银器也在其中。11月初,“老银收藏家协会”又邀请他寄30件银器参加专项展。藏友们说,他的收藏优势是文化素质高,加之有名师指导。
诚心拜师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吉林艺术学院学习的王翥鹏看到太祖父遗留的两件清代银挂件,怦然心动。他感叹古代银器如此精美!
此后,他开始到长春古玩市场寻找银器。起初,他总想买便宜的,花几百元买一件,收藏欣赏。结果,所买的十几件都是赝品。
当他冷静后,便上网搜集、查询有关银器的内容,通过QQ与业内人士交流。本来是实名登记上网,因上网的照片剃了光头,网名“土匪”便在圈内叫响了。中国顶级银器收藏大家——台湾张先生(网名“三年”)也称他“土匪”,常用英语和他对话。他感觉,每次与张先生交谈,都有收获,便渴望拜张先生为师,学习收藏。“张先生,您收我这个学生吧!”他三番五次恳求,对方都是回绝。
然而,王翥鹏一次雪中送炭,有了转机。2006年初,张先生从台湾给他打来电话说:夫人飞赴广州出机场时遭遇抢劫,请他救急——向她的账户汇一笔救急费。他迅速汇去一万元。两个月后,在北京一次博览会上,张先生见到他问:“‘土匪’,你应该叫我什么了?”这次,他开口叫“师傅”,纳头便拜,张先生欣然接受,并向在场的收藏家们郑重宣布:“我收下‘土匪’这个徒弟了!”
师傅评价徒弟:不仅文化素质好,人品也好。
远程教学
王翥鹏感谢网络,师傅利用网络远程教学。自正式拜师起,每天晚8时至10时许,远在台湾的张先生将所藏的一件件银器的图片传到网上,细细给王翥鹏讲解藏品的制作年代、工艺、地域、寓意、优点及缺点等。
张先生如此教半年,细说银器3000件,有首饰类,包括簪子、耳环、帽饰;臂饰类,包括手镯、臂环;颈饰类,包括大项链,各种锁;腰挂类,包括各类大小挂件;器物类,包括盘、化妆盒、墨盒、药盒、餐具、灯台等。张先生要求王翥鹏,收藏银器,首先学习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和工艺知识。工艺知识包括:高浮雕、透雕、镂空、锤刻、錾刻、烧蓝、鎏金、点翠(粘鸟蓝羽毛)、钉工和锛工等。张先生告诉王翥鹏:“二十几年前,那些东西刚买到后,几乎不细看,就放到箱子里。后来,收你当徒弟,由于你东问西问,逼得我把那些东西翻出来一件一件仔细看,仔细研究,然后再教你。对我也是一个促进。”
第二步教学,张先生改教为考:每天晚上发到网络空间几幅所藏银器图片,要求王翥鹏回答制作年代等内容。王翥鹏回答时,在工艺好与不好方面常有遗漏。对此,张先生劈头盖脸地斥责。王翥鹏说,师傅严厉,是让他早些成熟。他理解师傅的苦心。
网络远程教学历经一年之久,张先生考查王翥鹏具备一定的眼力和知识,便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到市场买银器了。必须集中财力买精品。
2008年后,王翥鹏每年都和师傅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同逛古玩城。那时,师傅现场考试,要求他拿起一件银器,必须是老的,必须是高档次的。这样的现场考试,使他增加了实践经验。
收藏精品
拜师学习收藏后,王翥鹏买的第一件藏品是清代八面银化妆盒,支付4600元。这件化妆盒为清代天津大银楼永和银楼制作,精刻梅、兰、竹、菊。可是,当张先生见到他传的图片后,回复:这是B级品,档次还不够。集中买三件五件B级品的钱,就可以买一件A级品。
A级品价格高,升值空间也大。一次,王翥鹏拿出5万元买了一件清代银器。这在当时属于“天价”,许多行里人说他买贵了。时间不长,有位藏家见到这件银器非常喜爱,拿到手后就不肯放下,说:“东西在我这,给你钱,你说数吧。”王翥鹏无奈,对方出10万元“强”买去。
明代遗留的银制品非常稀少。王翥鹏收藏一件明代镏金竹节镯。此镯剔地,密布“珍珠”,每平方厘米敲2000个点,工艺水平登峰造极。2007年,王翥鹏将此镯图片传到网上,没有人再跟着发图片了。
银“全包”人物,工艺超绝,即在一张银片上用小锤等工具敲打不同部位,然后成型。王翥鹏到北京、山西、福建、河南、河北等地,寻找银“全包”人物,历经两年。2009年4月,他在北京古玩城花1.6万元,淘得一件银“全包”人物“荷合童子”。现在,与其相仿的银“全包”人物市场价已达4万元。
王翥鹏也捡过“明漏”——花1600元买一件清代银扁方簪。卖家知道是真品,但不清楚艺术价值。王翥鹏分析,这件清代银扁方簪三层折叠工艺制作牡丹花,在东北银扁方簪中仅见,独具特色。2009年4月,他带这件清代银扁方簪到北京参加博览会,有北京和山西两位藏家都给出一万元,请他割爱。之后,又有一些藏家上网和他沟通,纷纷请他转让此扁方簪。他说,这是一个独特品种,自己珍藏。
如何汇集更多的A级银器?几年间,王翥鹏到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福建、辽宁、北京、上海、天津等搜寻。王翥鹏总结:大气,首推东北;厚重,银质好,首推山西;工艺繁杂,首推徽工;造型热闹,首推福建;显示富贵,首推京工。
传承文化
“师傅说,好东西要传承。古代文化多么迷人,为什么不能传下去?”王翥鹏说:“师傅要求:你的藏品要给朋友看,谁想看都给看;问知识,可以讲解并必须详细解释清楚。”
对于古代银器的内涵,王翥鹏有深入的研究。他介绍:在古代的银器当中,蕴涵了深而广的文化:民俗、绘画、工艺制作、戏曲、传说故事、叙事故事、时代特色等。在制作方面,结合绘画的手工制作显得栩栩如生;在内容方面,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且图案大多寓意吉祥;在使用方面,不论器物或是饰物都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比如,明代镏金竹节镯就有形容人的气节高尚的含义;有两条大金鱼的镏金锁代表金玉满堂;莲叶下面藏着一条鱼的剔花大凤尾簪子是连连有余。
尽管教学工作很紧张,王翥鹏仍然热心参与各地博物馆或艺术馆举办的银器展等活动。他将自己所藏的银器精品图片陆续传到专业网站,与藏家、爱好者网络交流,乐此不疲。

youmei888@163.c 发表于 2010-11-22 22:32

没想到土匪兄竟然是老师哦!:]82):]84)

镯样风情 发表于 2010-11-22 22:33

祝贺祝贺!:]84):]84):]84)

lxb 发表于 2010-11-22 22:34

liu0773 发表于 2010-11-22 22:35

:]26)

豆叮鼠 发表于 2010-11-22 22:41

21世纪的土匪也是高学历的,人才啊:]12)

游戏天子 发表于 2010-11-22 22:42

没想到土匪兄竟然是老师哦!:]82):]84)
youmei888@163.c 发表于 2010-11-22 22:32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不务正业的老师:]3) :]84)

古银饰 发表于 2010-11-22 22:44

我也上了一节课,学习了,:]81):]81):]81)

freemanwen 发表于 2010-11-22 22:45

名气越来越大了,赶紧给我签个名吧。

罗汉虎视. 发表于 2010-11-22 22:47

土匪其实一身文雅气:]8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俺也上了官方报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