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2 13:18

hxyzhz 发表于 2014-1-12 03:27
写得好!
这么简单素雅的扁簪,在兰心蕙质的妙笔下,突然就熠熠生辉了!!



是,都是肉肉的花瓣。不过MM的镯子是剔地工艺,相比錾刻工艺,剔地工艺总是更为拙朴大气。:]84)

最近因为写文字,所以对手上的簪有了更为仔细的观察和品读。果真是簪如人,每一只簪都有自己的气质,就等着你去体会,这种体会有时是一眼就有了,有时要等上漫长的时间才能明白,呵呵:]86)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2 13:20

apsaras 发表于 2014-1-12 12:50
继续关注。学习中。谢谢分享!

谢谢apsaras,说学习不敢当,但凡我有写错的地方,或者是MM不认同的观点,我希望都能指出来,大家一起学习进步:]82),共享小收藏之快乐

hxyzhz 发表于 2014-1-12 17:27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2 13:18
是,都是肉肉的花瓣。不过MM的镯子是剔地工艺,相比錾刻工艺,剔地工艺总是更为拙朴大气。

最近 ...

唉。。。
现如今,又有多少人肯花这时间去慢慢品读细细体会这些老银饰呢?
更别说写成文字了。。。。

我自己在这方面一直深觉惭愧。。。。
所以很欣赏有这份用心的老银爱好者。。。。

另,“剔地”这个工艺,建议你看看三年和小陈的帖子,好像是去年,前年?忘了。在释疑板块,蛮热烈的帖子,是专门讨论所谓的“剔地”的。。。你会明白很多。。。。

hxyzhz 发表于 2014-1-12 18:26

呵呵,那你发图上来看看呗。。。无图无真相哈:]67)

hxyzhz 发表于 2014-1-14 20:03

你咋还不更新啊!!
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谢了~~~:]87)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5 12:36

hxyzhz 发表于 2014-1-14 20:03
你咋还不更新啊!!
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谢了~~~

平时忙,一般都得是周末写。由于会写一些自己的理解:]0),所以我要反复查证,例如看资料或者前辈的观点贴,所以要慢些:]35)。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8 20:08

本帖最后由 千锤百炼 于 2014-1-18 20:18 编辑

'今天来交作业了,写错了请纠正!{:soso_e121:}

八、遐想剔地 – 福建鎏金花鸟短扁

    这么金灿灿的短扁,似七夕的鹊桥,女人都会喜欢上的。这是从三多的玩家那里转来的,刚跟帖要下就有美眉捶胸顿足怨来晚了,来晚了,不免让我想起徐玉兰老师演绎的宝玉那撕心裂肺的一句:“我来迟了,我来迟了”。





    短扁的工艺真的很美,云卷簪头上焊接了一片掐丝莲叶,银丝很细,衬出莲叶的精致。簪身的周边也錾出一圈细细的S形花边,正好与莲叶的脉脉纹路相呼应。簪身的主体纹饰是花鸟,满工、繁复而古拙。簪身的纹饰在广东双尖和福建双尖上都很常见,很多人喜欢称之为“剔地”工艺。这真的是“剔地”吗?



    直到上周,我还认为她是剔地工艺。关于“剔地”的讨论,论坛中的老银收藏大家们进行了仔细而有趣的讨论,小玩家们从这些营养贴中获益匪浅。当初我也仔细拜读过,无奈功力太浅实在一头雾水。温故知新,重新读贴后有了新的认识。虽然那营养贴最后也没有结论,但至少今天还是学到一点排除法,至少能知道某些工艺不是剔地工了,例如此簪。

    从纹饰上看,的确视觉上花鸟的线条硬朗枯涩而显古拙,周围的底子就像被刻刀挖去一般;又因为簪子正面突起的花鸟纹饰都在同一高度的弧面上,簪面非常平整,所以这工应不是从背面着手的锤揲工艺,否则簪面纹饰突起的层次就会高低不同。这些感觉都让人觉得花鸟是剔刻出来的。

    最终是簪背面许多鼓起的小包包道出了玄机。既然不是从背面着手,背面这些凸起部分又从何而来?翻来覆去地比对,发现这背面鼓起的小包正好是正面的底子部分。原来底子不是挖去的,而是用錾子打击下去的,所以背面才凸了起来。不过,这么美的簪,不是剔地又如何?


    那么剔地工究竟是如何的?我有一只镯,我读不懂她的工艺,姑且把照片放在这里,大家遐想吧!







hxyzhz 发表于 2014-1-19 05:58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8 20:08
'今天来交作业了,写错了请纠正!

八、遐想剔地 – 福建鎏金花鸟短扁


谢谢千mm再次分享美文!
小扁簪漂亮的!虽然是常见的福建簪子题材,但是刀工很干净,值得赏玩~~

貌似mm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剔地”最可赞赏?否则这句“不过,这么美的簪,不是剔地又如何?”

呵呵,我早就不在工艺上去区分谁难谁易,去死钻牛角尖了。。。
最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成品不美,你就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十八般武艺都使上,又怎样?
如果成品够美,你会介意我是用刀剔的?用针剔的?还是用錾子锤的?

你这个扁簪胎薄,所以背面明显看到鼓包,所以可以断定是锤出来的;
有些老银胎很厚,背面没有鼓包,那么就可以断定不是“锤”的吗?
像你这只空心镯,看不到背面情况,而且从正面好像很多刀削一样的痕迹,所以你认为很可能是剔的;
也许真是剔的,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些无聊的人,非要费十倍的工来完成一件简单的工作。
可是,更正常而理性的做法是用錾子锤,完全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效率高得多。。。。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9 10:35

hxyzhz 发表于 2014-1-19 05:58
谢谢千mm再次分享美文!
小扁簪漂亮的!虽然是常见的福建簪子题材,但是刀工很干净,值得赏玩~~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类风格的东东,以前真的一直以为是剔地,因为论坛中大家似乎都很推崇剔地,新人耳闻目染也难免有这样的潜意识。不过,我和你的观点一样,美才是最终的目标。至于用什么样的工,我不纠结,但有时还是喜欢去推敲,当是玩的一种乐趣了。

至于是否有剔地,我个人觉得是有的,事无绝对,但也许稀少吧。我的这只镯子,如你所说,因为看不到里面的情形,真的说不清楚。不过这刀削的效果实在令我喜欢,也许是我喜欢吃刀削面的缘故吧,哈哈:]7)

hxyzhz 发表于 2014-1-20 04:44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4-1-19 10:35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类风格的东东,以前真的一直以为是剔地,因为论坛中大家似乎都很推崇剔地,新人耳闻目 ...

同感!
我也很喜欢这种历历在目的手工痕迹,不仅因为独一无二,也因为其有一种生命力在里头,感觉那饰品是活的!

我在描述东西的时候,有时为了方便,也用剔地这个词(会打个引号),因为比较形象,也因为如果换成其他词,譬如锤錾,很多人根本不明白。。。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千【品饰】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