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16

蜗牛 发表于 2014-6-14 23:03
根据925-1000.
ss sunshing 1790-1830
那就是乾隆到嘉庆朝

如果是"SS", 加蜗老图标上的仿英银款,纯西式纹饰,可以看到19世纪中前叶。

出现了广工刀马人物,汉字款,个人感觉已到19世纪末了,十全老人过世已近百年了:]82)

蜗牛 发表于 2014-6-14 23:22

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16
如果是"SS", 加蜗老图标上的仿英银款,纯西式纹饰,可以看到19世纪中前叶。

出现了广工刀马人物,汉字 ...

觉得目前资料还不够全。类似广工人物壶中这个胎更厚。个见还是1900年左右。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4 23:26

本帖最后由 apsaras 于 2014-6-14 23:31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16
如果是"SS", 加蜗老图标上的仿英银款,纯西式纹饰,可以看到19世纪中前叶。

出现了广工刀马人物,汉字 ...
记得 2013 永不消失的光泽 银展 就曾经展出一清中早期的银盘子。

印象中所见过的乾隆时期外销银器都是不带 款识的。比如跟 乾隆 差不多 同时期的俄罗斯女王 Catherine the Great就收藏了一些来自中国的银壶,福建风味浓厚,其中更有局部鎏金的、珐琅彩的。






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43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4 23:26
记得 2013 永不消失的光泽 银展 就曾经展出一清中早期的银盘子。

印象中所见过的乾隆时期外销银器都是 ...

”不带款“我想是指不带中国款,佛老著作中就提到打1682年伦敦银标的中国出口银壶,出口后,打进口国的银标是有可能的。

还时不时见过一些打”SS"标的银腰带,手链,上面的制钱写有“光绪通宝”,所以我的感觉断代要综合款识, 工艺,纹饰,铭文,传承等各个方面。

飞老你是老人了,我的印象中19世纪早中 和19世纪末,中国外销银上的龙型也有演变,早期的龙和现在大家看到的龙不太一样,mug杯上那些龙应能很好体现。

小陈 发表于 2014-6-14 23:59

本帖最后由 小陈 于 2014-6-15 00:05 编辑

就款而言,这种SS款的,不早于1840年,即香港Sun Shine的创立年份。香港Sun Shine有纪年的实物可见到1897年。这家银楼也许能存续到1900年代。
根据纹样和造型风格,符合19世纪晚期的特点,已经摆脱19世纪中早期的纯西洋风格或西洋纹样风格。
乾隆时期皇权还是唯我独尊的,龙的造型不会轻易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外销银器上。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5 00:13

本帖最后由 apsaras 于 2014-6-15 00:48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43
”不带款“我想是指不带中国款,佛老著作中就提到打1682年伦敦银标的中国出口银壶,出口后,打进口国的银 ...
谢谢土老师补充。乾隆时期的出口银器须然没留意到有中国款,打了进口国银标甚至使用者留下铭文是有见过的。

您提到 ”SS" Sun Shing 款识 “光绪通宝” 制钱 的银腰带刚好手里有个样品。个人理解这类型的外销银器属于游客纪念品类别,很可能是稍为晚期的 CES 制作。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5 00:25

小陈 发表于 2014-6-14 23:59
就款而言,这种SS款的,不早于1840年,即香港Sun Shine的创立年份。香港Sun Shine有纪年的实物可见到1897年 ...

很好奇知道曾经出现过 带纪年的龙纹饰 CES 最早是哪一年?

求手上有宝的同志们参与。:]68)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5 00:39

本帖最后由 apsaras 于 2014-6-15 12:02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4-6-14 23:43
”不带款“我想是指不带中国款,佛老著作中就提到打1682年伦敦银标的中国出口银壶,出口后,打进口国的银 ...
报告土老师~

根据个人有限的从器物纪年的观察,1840 年代还是三爪龙。发展到 1860 年代至19世纪末已见有五爪龙。至于龙的长相就是越变越凶,龙角也越长越长。



蜗牛 发表于 2014-6-15 00:43

学习了。承认错误

apsaras 发表于 2014-6-15 09:57

好一把能让陈老爷和土老爷开金口的美壶。

谢谢蜗牛老师分享精品并提供学习机会。受益匪浅~ :]68):]84)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自断为乾隆的人物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