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807|回复: 7

古旧玉器赏玩--举例分析玉雕的神韵

[复制链接]

0

主题

50

帖子

0

奖励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7
注册时间
2010-7-6
性别
发表于 2010-7-22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无才补天 于 2010-7-22 14:32 编辑

对于任何一件古玩来说,鉴定是收藏的前提,鉴赏是收藏的乐趣。不懂鉴定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收藏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近代的玉器爱好者以至一般收藏家都是近20年才开始收集玉器的,大家有机会亲身接触到珍品古玉的机会非常之少。这个帖子我想尽可能给大家一个纸上谈玉的机会,多介绍一些玉器知识吧。当然看图辨古玉本身就是不严谨的,我只表达个人观点。大家切磋一下,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节讲过鉴别古玉要:远看形,经看质,细看工,琢磨沁。举一个玉友fanxx的藏品貔貅为例(图41)。同时拿一个汉代辟邪作为比较,(图42)
图41,
t41.jpg



图42。
t42.jpg


这两个貔貅同为蹲姿,乍一看非常相似。瑞兽的两个经典姿态:一是昂首挺胸,阔步前行。二是伏地前行,蓄势待发。养过猫的玉友应该有经验,猫在平时走路时是昂首挺胸,在扑食前,则尽量压低身形,靠近猎物。古人把这两个姿态惟妙惟肖的应用在玉雕瑞兽上。

单纯从鉴赏角度细看一下两个器物的外形,42的伏是一种静中有动的伏:兽头平伸,重心在前肢上,后腿和尾巴形成与兽头的平衡。兽口微张。食肉动物的捕食是一个生命相博的过程。42体形并不大,但是表现的警觉顽强,完美的展现了小兽的生命力。41呢,虽然形体饱满,肌肉发达,但是蹲姿呆滞,整个重心向下坠,张口但是毫无威慑力。神韵不足,这是器形上的区别。

再看玉质。好玉质就是指玉石本身结构精密,质地温润、细腻、坚硬,石性少而无杂质,有宝光,看上去不粗涩、不呆滞。41的玉质也算干净光润。但是臀部和口部及身体凹陷部分有强反光,这是高抛光所致。行话叫“和尚光”或“贼光”,用钻石粉千次打磨成的。有经验的玉友很容易看出来这不是常见白玉器的温润之光。通常白玉都是抛成毛玻璃样的表面。看到这种高抛光的白玉件,不是假货就是不值得购买。像是俄白之类或是阿富汗料(图43)

阿富汗料
t43.jpg


41整体给人的印象就是反光不匀,该亮的不亮,不自然。42则正相反,包浆均匀,虽然明显是老旧玉器,体表有磨损,但是依然从内到外透出玉石应有的温润光泽。再看一个图11也是一样。

至于白玉和其他常见仿料的区别,单纯从图片是比较难辨别的。实物就容易很多,一是上手重量可以区分。二是油润度。三是看色调,放远了看和田料大都发青、俄料大都发绿、青海大都发灰,阿富汗玉则发惨白。岫玉一般质地不纯,白的不多见,光择是腊质的。蛇岩石之类仿白玉的,个人见得比较少。还有新疆哈马斯,羊蹄筋之类底子白的石英料就不讲了。这是个人经验,大家可以参考。

再看雕工。这个工要从两方面看,一是首先要认识它的纹饰,掌握了各个时期纹饰变化
的特征,就对“断代”的把握有了相当大的准确性。因为纹饰是雕琢在玉器上的一种时代符号,不论哪个朝代的纹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这一点要求相当时间的经验积累。

图11
t11.jpg


11和42特点很明显,兽身比较有棱角,层次分明,细节用细阴文刻画。特别是11,连腿后部的兽毛都清晰的用平行阴文表现出了。41雕工细节也比较明显:很圆滑精致,刻画阴文线条比较粗,但是非常顺滑流畅。

学过书法的知道,运笔讲求:“如屋漏痕”:似留似行;“如虫蚀木”:树木让虫蛀了,一条一条的深沟,但细看是一口一口咬出来的;“如折钗股”:引而不发,柔中有刚,涵而不漏;“如锥画沙”:由于沙子的流动性和阻力,锥子的笔蚀既不光滑也不笔直。玉雕的线条也是类似的。从这个角度来比较41和42,41的线条明显缺乏力度。

二是工具使用的细节。精琢工就是指精雕细琢,线条流畅,底子平滑,转折有序,不会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原图比较小,我们看两个新图45,46。民国以前的玉器雕刻工具叫砣,是用来“碾”玉的。45很清楚的留下砣的痕迹。每一个圆形回纹,是玉工一下一下用砣头沾解玉沙蹭出来的。南方官派玉雕祖师陆子冈号称他有“昆吾刀”,可以刻玉如泥。可惜他没有传人,昆吾也没有传下来。白玉的摩氏硬度6以上,估计地球上的金属材料是雕刻不动的。

毛刺一样砣的痕迹
t-yu.jpg


机雕如意头刻痕
t44.jpg



要知道摩氏硬度一级的差别是一个几何数量级,比方说,用石英砂研磨摩氏硬度4的岫玉和硬度7的羊脂玉,同样大小的研磨量,白玉要差不多要多1000倍的时间。

现代的电动雕刻工具就像牙医洗牙的工具,金刚石钻头可以轻易的进行任何操作。图46的如意头刻痕就是区别。再讲细一点,商以前的刻玉叫“琢”玉。工具不同,留下的痕迹也截然不同。这个专题我正在收集材料,到时专门讲细一点。


沁色的实质和籽料的皮差不多是一样的。是玉器在墓葬中受到各种矿物质的侵染,器表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美沁色就是指出土古玉身上自带的历史痕迹,颜色效果往往令人美不胜收。图47,48,49。第二章提到过。民国以前的很多玉收藏家注重玉沁超过玉质和器形,所以假沁满天飞。这种观点见仁见智,个人认为这是当时没有彩色电视机造成的。

图48
t48.jpg


48上的黄沁是土沁,叫坩黄。左前爪属于鸡骨白变。头部黑色属于水银沁,背后的光泽叫玻璃光。这个玻璃光是汉代白玉的特点。其他朝代的不多见。比较一下41的后臀,光泽内敛。漂亮吧?但是呢,48是假货,防汉代。为什么?觉不觉得48长的象京叭儿?

图49
t49.jpg


那位说了,49才象京叭呢。不对,人家49那叫亭亭玉立,楚楚动人。49表现的是小兽的专注,身体似蹲似立,象不像你们家小猫要从你手里吃苹果?这叫神韵。什么?小猫不吃苹果?你们家小猫头上长角吗?她长了角头疼,就吃苹果了。古人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上人为的添加一些东西就把它神话了。这属于哲学范畴,我们不讲。

那位又说了,无才你找的图片,当然你随便说也没人知道了。错,48是另外一个网站的求鉴定图片,还无定论。我说它是假,请看49胡须和前胸,48脑后犄角和身体形成的三角形内侧,48相当光滑,49则有明显的丝状划痕。这是用牛筋沾解玉沙拉丝镂空的痕迹。其他类似细节还有很多。不过48能仿成这样,小5位数的价还不轻易到手呢。

41相对来讲做沁就相当粗糙了。首先是色太艳,浮于器表,颜色是是从外到内。而且凡是体积小易受热易残留的地方色就深,比如犄角,脚爪。明先是被加热后用染料染的。真沁是漫长时间下的分子渗透作用形成的,一般玉质疏松的地方才会有沁。好的玉质历经千年也未必成沁。

t41-1.jpg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貔貅雕的还是很周正的。龙头麟角独角单翼阔口直鼻,屁股大肚子大肌肉发达,虽然看起来有点好吃懒做,但能吃能抢。用四氯化碳溶剂把颜色洗掉,带着还是比一般的“哈巴狗扑钱”貔貅来劲儿。

t-yu1.jpg

土鳖抗铁牛。to be continued
练眼偷闲生金寻缘

116

主题

1928

帖子

165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2480
QQ
发表于 2010-7-2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LZ辛苦啦,沙发,学习
玩是为了提升审美,不是为了拥有~~
淘宝店:http://hongmenju28.taobao.com/?spm=a1z10.1.2.1

116

主题

1928

帖子

165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2480
QQ
发表于 2010-7-2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这是当时没有彩色电视机造成的
玩是为了提升审美,不是为了拥有~~
淘宝店:http://hongmenju28.taobao.com/?spm=a1z10.1.2.1

7

主题

1057

帖子

665

奖励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22
QQ
注册时间
2009-8-31
性别
发表于 2010-7-22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的学习贴,辛苦了,谢谢
很认真很认真的看了一遍

0

主题

50

帖子

0

奖励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7
注册时间
2010-7-6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才补天 于 2010-7-23 14:38 编辑

VI 实战分析例

感谢boogoo002藏友给我们提供上手的机会。我们借着这个藏品来模拟一下古玉断代的过程。看图鉴玉本来就是不严谨的,咱们就乱谈一下。

按照第二章讲的“远看型,近看质,细看工,琢磨沁”的步骤,我们来实践一下。
chilongbi-q.jpg
首先看器形:6公分见方,下部是一个玉璧形状,上部是圆雕回旋相对的两条螭龙,有出廓。

材料为细腻洁白的白玉质,初步断为和田白玉(无法上手),局部有集中的深褐色沁色,包浆自然。做工精细,造型流畅简洁,不是近代所为。
古董鉴定属于“标型学”。也就是首先确认一些可以作为断代依据的标准器,再根据这些标准器的特征进行断代。记得什么人讲过:中国文化的优势是历史悠久,劣势是历史太悠久。这句话怎么理解大家见仁见智。无才以前去求学人鉴古。6个专家团,谁都不说话,因为太老师在场。那老先儿道都快走不动了,拿个蒲扇那么大的放大镜。问他一个徒弟:“这是什么呀?”徒弟说:“X老师说是到代,Y老师说是新仿。评审团比例是2:3”。老先儿装模作样拿镜子研究了半天,然后说:“没错,这是新仿,小Y还年轻,还要锻炼啊。”

话说回来,单纯从器形上大眼一看,这是一块有战汉时代风格的螭龙璧。看下图是博物馆的汉代标准器
chilongbi-h.jpg
   
但是呢,战汉时期的玉璧罕见白玉质的玉璧,通常是黄玉。而且经过千年岁月的消蚀,战汉的土古和传世古有很强烈的沧桑感。这块玉坠虽然也是颇有古风,但是还没有沧桑感。而且战汉时期由于琢玉工艺的限制,罕见这么小型的圆雕玉璧。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件仿品,但是什么时间仿的呢?
现在和收藏并并存的一个词是“作伪”说的好听叫“仿古”,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收藏,就有几个热门仿古时期。宋代开始就出现刻意以盈利为目的的仿古行为,明清两朝尤为盛行。但是每个朝代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都不同,所以每个时代的仿品也是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些独特的风格也赋予了这些仿品艺术生命力。
这是有宋代风格的一个仿汉螭龙璧
chilongwen.jpg

这是网上出售的一个宋代风格仿品
chilongwen-f.jpg

第4章我们讲过,螭龙这东西俗名:四不象。体瘦长的叫螭龙,矮胖的叫螭虎。长独角的叫貔貅,长独角的分叉的叫辟邪,长两支角的叫蒲牢,长三支角的叫有病,长。。。我这样讲有点胡搅蛮缠的意思。其实在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螭龙的特征是一定的。比如战国的螭是个兽的形象,尾巴不明显;汉代的螭长的像猫,脸小小的;宋代的螭像壁虎,大长尾巴;明代的螭像狗,脑袋四方的;清代的螭长什么样的都有,因为清代社会空前的繁荣,需求多造成制造业发达,每个工匠都把自己对器物的理解加进去,产品自然就多样化了。

那位说了,无才你拣有用的讲,我高中毕业就没进过博物馆,谁记的那么多零碎儿?好吧,咱们来个实战模拟。Bg002是摆地摊的,hfs兄是地摊杀手,请他来客串买主。
Hfs:这石头挺白啊,送我得了?
Bg002:您喝多了吧?这是汉代玉璧,我爷爷的爷爷传给我爷爷的爸爸,我爷爷的爸爸传。。。
Hfs:打住。买古玩我从来不听故事。这石头像是白玉的,就是脏点给你50吧。
Bg002:那叫“血沁”,是埋地下自然形成的。我爷爷盘了几十年的包浆,多自然。
Hfs:你还胡唚呢。一边白一边黑,一看就是一“油炸鬼”,火烧的染色然后涂点桐油,给你250当工钱。
Bg002:我一同学说了,这玩意儿开门,看那雕工多细腻。
Hfs:这么小的东西,看都看不清。300. 不行我就走了。
Bg002:哪凉快您那呆着去。啊。我这是家传的。金不换。
第二天.
Hfs:网上我也看了。这就一仿品,器形有问题,沁色从重到轻,浓淡十分呆板,色泽成“死色”。不自然。看那黑边都酥了。两条龙的身子都不一样比例。咱实打实的。500.我诚心要。
Bg002:我昨天梦回清朝了。这本身是和田白玉,仿古璧的造型的京工。师傅见过世面,凭着记忆做出来的。上面螭龙灵动自然,下面的璧装饰百子钉纹,清代老百姓喜闻乐见呐。这玉烧过没错,那年代玩白玉流行有沁色,但是这么多年了,该掉的都掉了,我们家几辈子紧着盘了几十年。包浆自然,侧对光亮时见到一股闪烁光,即宝石光。作伪古玉有仿包浆的,但色呆光木,没有灵气。清代工艺风格明显。这么好的东西您哪找去?
Hfs:感情您是是来露富的,不是来摆地摊的?从质地、器型、工艺年代上识价位。您这玉不错,但是呢,明清玉器注重于玉质与工艺,而高古玉器则注重于文物价值和器型。古玉收藏行家则锁定汉代以上的古玉,因为汉代以上高古玉器存世量少,色沁演变且具玩味,寓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体,增值空间大 . 您这高不成低不就。一口价,5000!
Bg002:您仔细看看这两螭龙,这深色的龙带角带鬃毛,浅色的龙神态温顺,一公一母,这是一对模范夫妇龙。这种形象您见过几次?这宝贝有讲究。男龙招财,女龙守富。璧守平安。这多好的象征意义!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这宝贝我得留着当传家宝。

下面的同志们自己发挥吧。
练眼偷闲生金寻缘

116

主题

1928

帖子

165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2480
QQ
发表于 2010-7-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笑翻了,有才
玩是为了提升审美,不是为了拥有~~
淘宝店:http://hongmenju28.taobao.com/?spm=a1z10.1.2.1

0

主题

50

帖子

0

奖励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7
注册时间
2010-7-6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笔墨,能搏大家一笑就好。对,就是楼上这样。
练眼偷闲生金寻缘

116

主题

1928

帖子

165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2480
QQ
发表于 2010-7-2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献献花
玩是为了提升审美,不是为了拥有~~
淘宝店:http://hongmenju28.taobao.com/?spm=a1z10.1.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7-12 05:04 , Processed in 0.15823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