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鱼
发表于 2010-7-26 00:35
本帖最后由 水中鱼 于 2010-7-26 00:41 编辑
:]68)非常感谢无才补天兄等指教...................但为了更好的明辩事理及印证我的拙见,再发三图:1.府上有寿侧边...2.连上一贴那块在内的四块拿于十几年前的俄料边角料..3.清海料仿洒金皮籽料.但愿我的烂图能使大家看的清楚更看得明白!!
水中鱼
发表于 2010-7-26 00:45
本帖最后由 水中鱼 于 2010-7-26 18:35 编辑
22# 水中鱼 :]29) 今夜无法上图...明补!.............图来了....:]68) 请大家多多指教!!
无才补天
发表于 2010-7-26 14:31
大家素昧平生,网站相遇是怀着对玉器的钟爱。没有中国文化的寄托,玉本顽石,沁,皮都是色斑而已。
不熟贵网,但是很仰慕“三代贫农”兄的收藏心态。好评恶评都淡然处之,荣辱不惊。玉经万年天苍地老而安在,哪里还在乎几个字节的真假?
回帖即是有缘。楼主的怀古,在滚水里小煮几分钟,观察一下沁色部位有无泛白。一笑了之的事。
字体放那么大,是人玩玉,还是玉玩人。您说呢?
xcat
发表于 2010-7-26 20:05
本帖最后由 xcat 于 2010-7-26 20:48 编辑
呵呵,真即是真,理越辩越明,否则研究玉文化何用?
换个角度来说,既然兄仰慕“好评恶评淡然处之”的心态,那您自己为何又做不到?非要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甚至每帖都要暗示一下,非把此件说成是怀古而后快呢?呵呵。
而且也不是我第一个觉得兄的眼光……比较一般了,兄可回顾您的回帖,兄的评论有多少可被同好认同、觉得您说对了?貌似,十不存一吧?只是我这人的脾气比较耿而已,才与兄说了洋洋洒洒这些许话语。
还望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扎实进步。如只是会说些虚无飘渺的漂亮话。见色必是染,玉质工艺分不清,全凭臆断。又如何识得真赝?
毕竟在这里交流不仅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藏品,更是给广大初入门的朋友一个学习的空间,本末倒置新老不分,别人又如何能学到东西?愿兄多多学习,待略有所成后再加评论、互相交流,届时弟定倒履相迎、答疑解惑!:]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