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桐 发表于 2013-5-2 11:34

刻的工艺特点:1)刻,是力的施予,所有刻痕,都是银料如何吃刀的直接反映,与工具的形状完全吻合。2)所有力起于银料的表面,终于银料的内部。所以刻后一定有形变。不是垂直方向,就是水平方向。3)背印是刻最典型的特点。因为剔绝对不会有背印。   背印,指在图案背面有正面图案的印子。线刻、花錾都会有背印。东北扁錾刻背印是常见的,清末民国的錾花鸟器皿也常见。   除了:第一,银料相对太厚,或力相对不重,形变不发生在垂直方向而是在水平方向——想像在面团上按指印。如点刻。如面刻。实物如鱼子地纹,很少看到背印,当然人人都知道那是錾的;再如厚重的盘子上的錾刻,也会没有背印。再观察12楼U形饰,形变使棱角呈波浪形而非原来的直线。    第二,下垫钢板,力反弹回表面,效果同一。但中银不垫钢板。    第三,后期加工。表面形变打磨后可以消失。但是我想不出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掉垂直方向的形变——背印,又出于什么动机要处理掉背印??? 所以,给出有背印的背图又说它是“剔底”(先不论是不是有这种工法),或者完全不给背图就说它是“剔底”,都是源于对剔刻工艺特点缺乏了解。


小陈 发表于 2013-5-2 13:24

Engraving有几种经典手法,除了国人常用的斜刀方法(Bright cut)外,尚有Banknote engraving,看看自己手里的钞票就知道是什么效果。
Banknote engraving的实例:



这件才是真正的剔底,营造一个特殊的背景效果。

小陈 发表于 2013-5-2 13:38

先停停,不能喧宾夺主{:soso_e113:}

夏墨兰 发表于 2013-5-2 16:20

本帖最后由 夏墨兰 于 2013-5-2 16:22 编辑

每次我都觉得大家中场休息的时候,{:soso_e192:}我就该出来献花了~{:soso_e120:}{: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感谢桐桐和小陈老师的倾力奉献!良师益友总让我们受益匪浅~~~~



苏记铺 发表于 2013-5-3 00:31

锦桐MM这贴发的好。客观,梳理清   剔与刻和錾的区别,尊重事实工艺。

学术研究,心态要好,在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杂私念的前途下。得出的结论才客观中肯含金量高。

中银解放前工艺的称呼,确实没有精细化分类,只是象征性地笼统称呼。比如称呼剔刻或者錾刻都无法否定银器上自古就有剔的工艺存在的事实!

苏记铺 发表于 2013-5-3 00:37

上个清代腰扣,大家看是称呼剔刻或者錾刻?(背面真相择日公布)

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3-5-3 05:22

本帖最后由 好好学习 于 2013-5-3 05:26 编辑

上个最近买的俄罗斯烟盒,看是否能为桐老师增加点标本?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07:58

苏记铺 发表于 2013-5-3 0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锦桐MM这贴发的好。客观,梳理清   剔与刻和錾的区别,尊重事实工艺。

学术研究,心态要好,在不计较个人 ...

首先,衷心感谢苏记以君子风范加分~还是感动的~苏记对此贴的评价我定当自勉~
其次,无论我、还是小陈兄,曾经谈论过的命题是:中银没有剔底工艺。
而不是:中银没有剔的工艺。一字之差,相差甚远。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08:23

写到这里,我隐隐感到有飞沙声,走石声{:soso_e133:}

在各位大侠、巨侠、超胆侠、电子飞天侠已经或将要赶来之际,啰嗦两句:

1. 任何辩论,都需要一个基本框架,没有认同的、清晰的基本概念,辩论沦为口水战,是没有效率的。
2. 陈老给我面子,愿意等我说完再继续发表意见,也请其它想要一战的各侠给小女子一个薄面,等我把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一万年太久,三五天不长。
3. 我的写作习惯,先打腹稿,理顺逻辑。能写下第一个字,成文已经八九十,细节一二十来随机应变。只看开头,一般猜不到结尾,所以,请心中已有取舍的各位,不要着急发表观点。以免误伤友军。
4.以我的能力,相信可以把陈老、苏记等等各位想要说的、想要知道的、不想知道的,讲清楚,还有错漏遗缺,再请大家一一指正。

觉得我讲得不明白得各位亲,随时提问,我欢迎~~~

见礼!{:soso__6501190467620272702_4:}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3 08:24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0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衷心感谢苏记以君子风范加分~还是感动的~苏记对此贴的评价我定当自勉~
其次,无论我、还是小陈 ...

的,地,得 --- :)

等童老的帖子盖到100楼,我上几张朋友发给我逗我玩的银器照片,请童老点评,再顺便邀孙老有空的时候,赏脸过来看一眼,看看是不是乾隆工,够不够造办处水平。:handshake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剔与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