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锦桐

剔与刻

    [复制链接]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81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刻的工艺特点:
1)刻,是力的施予,所有刻痕,都是银料如何吃刀的直接反映,与工具的形状完全吻合。
2)所有力起于银料的表面,终于银料的内部。所以刻后一定有形变。不是垂直方向,就是水平方向。
3)背印是刻最典型的特点。因为剔绝对不会有背印。
     背印,指在图案背面有正面图案的印子。线刻、花錾都会有背印。东北扁錾刻背印是常见的,清末民国的錾花鸟器皿也常见。
     除了:第一,银料相对太厚,或力相对不重,形变不发生在垂直方向而是在水平方向——想像在面团上按指印。如点刻。如面刻。实物如鱼子地纹,很少看到背印,当然人人都知道那是錾的;再如厚重的盘子上的錾刻,也会没有背印。再观察12楼U形饰,形变使棱角呈波浪形而非原来的直线。
    第二,下垫钢板,力反弹回表面,效果同一。但中银不垫钢板。
    第三,后期加工。表面形变打磨后可以消失。但是我想不出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掉垂直方向的形变——背印,又出于什么动机要处理掉背印???
所以,给出有背印的背图又说它是“剔底”(先不论是不是有这种工法),或者完全不给背图就说它是“剔底”,都是源于对剔刻工艺特点缺乏了解。



点评

在中银中,据说垫的是胶板,《传统錾刻工艺》中记载:一般是用松香、大白粉和植物油,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后敖在木板上......  发表于 2013-5-2 15:28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143

主题

531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083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QQ
注册时间
2009-6-7
性别
发表于 2013-5-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Engraving有几种经典手法,除了国人常用的斜刀方法(Bright cut)外,尚有Banknote engraving,看看自己手里的钞票就知道是什么效果。
Banknote engraving的实例:

钞版刻.jpg

这件才是真正的剔底,营造一个特殊的背景效果。

点评

不是啦,背景左右一样高,只是在上面划了很细的线条。左边多了一边圈,看起来有下凹的感觉,实际上没有。  发表于 2013-5-3 15:42
经您这么一提醒,我发现了,这个的背景是从右边逐渐往左边斜下去的! 也就是说工匠先把背景剔成个斜坡,然后在斜坡上錾刻图案。对吧?  发表于 2013-5-3 14:36
这不是一棵可以上吊的歪脖子树。首先是西银,其次是平面的,不是中银浮雕的所谓“剔底”。  发表于 2013-5-3 08:28
小陈兄此器精美,立体分明。如同头像一样逍遥自在哈:)  发表于 2013-5-3 00:50
这件从哪里看出来是剔不是刻?  发表于 2013-5-2 22:38
兰妹很有悟性。  发表于 2013-5-2 20:11
中银中通常我会理解为錾刻。西银中的这种刀法制作效果给我一种素描的感觉,用线条,圆点等来反应光与影~~确实有“运刀为笔”的感觉~~  发表于 2013-5-2 15:52
银民公仆

143

主题

531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083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QQ
注册时间
2009-6-7
性别
发表于 2013-5-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停停,不能喧宾夺主{:soso_e113:}

点评

(^_^)  发表于 2013-5-3 12:36
慢慢来,不急  发表于 2013-5-3 09:16
你这是逼我今天写完啊~  发表于 2013-5-2 20:10
银民公仆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墨兰 于 2013-5-2 16:22 编辑

每次我都觉得大家中场休息的时候,{:soso_e192:}我就该出来献花了~{:soso_e120:}{: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感谢桐桐和小陈老师的倾力奉献!良师益友总让我们受益匪浅~~~~

u=3841226550,305998496&fm=0&gp=0.jpg

35436.jpg

点评

呵呵,  发表于 2013-5-3 08:18
谢谢兰妹~  发表于 2013-5-2 21:50
上面的那束献给桐桐,包扎的好看些;下面那束献给小陈老师,放在办公桌上~~~ (*^__^*) ……  发表于 2013-5-2 16:24
molan   静水流深~~

92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江南银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791
注册时间
2009-1-6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MM这贴发的好。客观,梳理清   剔与刻和錾的区别,尊重事实工艺。

学术研究,心态要好,在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杂私念的前途下。得出的结论才客观中肯含金量高。

中银解放前工艺的称呼,确实没有精细化分类,只是象征性地笼统称呼。比如称呼剔刻或者錾刻都无法否定银器上自古就有剔的工艺存在的事实!

点评

墨兰MM青年节好,年轻有阳光朝气哈:)  发表于 2013-5-5 15:08
苏兄大驾光临,这下子更热闹了~ 先请落座,墨兰给您上茶了~ (*^__^*)  发表于 2013-5-3 11:04
只因有你,收藏才不寂寞!
三多认证店铺  222号店 《苏记老银》
联系:18605789628,微信号18605789628

92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江南银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791
注册时间
2009-1-6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清代腰扣,大家看是称呼剔刻或者錾刻?(背面真相择日公布)
174634mfdfdx606sli6scc.jpg

点评

两者都有!  发表于 2013-5-3 05:25
只因有你,收藏才不寂寞!
三多认证店铺  222号店 《苏记老银》
联系:18605789628,微信号18605789628

37

主题

1037

帖子

9238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747
注册时间
2011-7-15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好学习 于 2013-5-3 05:26 编辑

上个最近买的俄罗斯烟盒,看是否能为桐老师增加点标本?


154737zgjzx3xvx4jbmblv.jpg
170548n3u3nqaulya3sqs2.jpg

点评

喔哦~ 黄老师最后一张图酱紫照,清晰的很,额又学到一招~ 谢了!:)  发表于 2013-5-3 10:46
哦,好精美的剔工~谢谢习老美图~  发表于 2013-5-3 07:48
藏之道,德为首!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81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衷心感谢苏记以君子风范加分~还是感动的~苏记对此贴的评价我定当自勉~
其次,无论我、还是小陈兄,曾经谈论过的命题是:中银没有剔底工艺。
而不是:中银没有剔的工艺。一字之差,相差甚远。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3-5-3 09:26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81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到这里,我隐隐感到有飞沙声,走石声{:soso_e133:}

在各位大侠、巨侠、超胆侠、电子飞天侠已经或将要赶来之际,啰嗦两句:

1. 任何辩论,都需要一个基本框架,没有认同的、清晰的基本概念,辩论沦为口水战,是没有效率的。
2. 陈老给我面子,愿意等我说完再继续发表意见,也请其它想要一战的各侠给小女子一个薄面,等我把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一万年太久,三五天不长。
3. 我的写作习惯,先打腹稿,理顺逻辑。能写下第一个字,成文已经八九十,细节一二十来随机应变。只看开头,一般猜不到结尾,所以,请心中已有取舍的各位,不要着急发表观点。以免误伤友军。
4.以我的能力,相信可以把陈老、苏记等等各位想要说的、想要知道的、不想知道的,讲清楚,还有错漏遗缺,再请大家一一指正。

觉得我讲得不明白得各位亲,随时提问,我欢迎~~~

见礼!{:soso__6501190467620272702_4:}

点评

支持姐!keep~~  发表于 2013-5-3 13:23
这个,我一直在控制自己的幽默~~  发表于 2013-5-3 12:39
谢小陈兄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13-5-3 12:38
其实你幽默的时候是我最稀饭的~  发表于 2013-5-3 10:47
不好意思,扰乱了你的脚步,请按你原定的节奏  发表于 2013-5-3 09:24
嗯,二师兄要来了... ...  发表于 2013-5-3 08:44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07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07:58
首先,衷心感谢苏记以君子风范加分~还是感动的~苏记对此贴的评价我定当自勉~
其次,无论我、还是小陈 ...

的,地,得 --- :)

等童老的帖子盖到100楼,我上几张朋友发给我逗我玩的银器照片,请童老点评,再顺便邀孙老有空的时候,赏脸过来看一眼,看看是不是乾隆工,够不够造办处水平。:handshake

点评

期待造办器物  发表于 2013-5-3 16:36
嚴老的幽默總是讓人捧腹大笑不止...  发表于 2013-5-3 13:25
100楼不难,难的是楼楼有精彩,时时有惊喜~ 师傅你是要质量还是要数量挖~~ 赶脚一下额对您稍稍斜视的眼神@@  发表于 2013-5-3 10:57
您101大厦啊!明显是不想让我们赏宝啊~~~  发表于 2013-5-3 08:37
老土, 严世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4-6-1 07:40 , Processed in 0.1714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