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锦桐

剔与刻

    [复制链接]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墨兰 于 2013-5-3 10:59 编辑



老大呀,您老人家想扯就直说嘛~{:soso_e120:}
俺们都是很乐意奉陪的~

点评

O(∩_∩)O哈哈~  发表于 2013-5-3 13:02
多孝顺的徒弟呀:)  发表于 2013-5-3 12:33
molan   静水流深~~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3 08:24
的,地,得 ---

等童老的帖子盖到100楼,我上几张朋友发给我逗我玩的银器照片,请童老点评,再顺 ...

桐桐:要起到100层的摩天大厦,也不是很艰巨嘛~
你看~ 你看~~ 我这示范咋样?:lol

点评

不艰巨,没人上些图让桐老讲解就是,很快。  发表于 2013-5-4 00:06
嗯,额看见列,有好多位置捏~~ :)  发表于 2013-5-3 12:58
那你坐游泳池边好了~  发表于 2013-5-3 12:34
完了~ 完了~~ 我这水闸一开,怕是要水淹教室,又要挨板擦了~ 砰! :(  发表于 2013-5-3 10:59
molan   静水流深~~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3 08:24
的,地,得 ---

等童老的帖子盖到100楼,我上几张朋友发给我逗我玩的银器照片,请童老点评,再顺 ...

严重呼叫 大师兄出场!
:D

点评

没有大师兄的扯皮总角的少了点啥,真是一个都不能少挖 ~O(∩_∩)O  发表于 2013-5-3 11:01
molan   静水流深~~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5-3 08:24
的,地,得 ---

等童老的帖子盖到100楼,我上几张朋友发给我逗我玩的银器照片,请童老点评,再顺 ...

100楼不难,难的是楼楼有精彩,时时有惊喜~ 师傅你是要质量还是要数量挖~~ 赶脚一下额对您稍稍斜视的眼神@@
molan   静水流深~~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81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锦桐 于 2013-5-3 12:29 编辑

觉得小陈兄的提醒很有道理,改“刻”为“錾”。
严老“的地得”也有意思,今后改剔底为剔地,哈哈~


(3)剔的工艺特点
        刻(錾)的分类是我自己琢磨的。剔则根据西银专著分为三种:Engraving, Bright-cut Engraving, Engine Turning 。
1)Engraving  意译为线剔。


      线条通过剔除银料形成。每一刀都带走一根银屑。可以剔出非常细的线,特别擅长表现素描效果。除了用作西银器皿配饰,线剔普遍用于纹章、族徽、首字母、签名等纹饰。(广义的Engraving是剔的统称,但本节专指线剔。)

IMG_2602.jpg

IMG_2604.jpg
云妹要看的局部大图




2)  Bright-cut Engraving  意译为面剔,或闪光剔。

        剔除银料以形成一个斜凹的切面,一刀一面,通过切面的反光,呈现类似宝石切面一样的闪闪光芒,所以叫Bright-Cut。传统中银如果有这种工艺,按三多习惯就叫做斜刀剔。和前面的斜刀錾效果的区别是,剔的较闪光,錾的较哑光。(不考虑包浆因素。)

IMG_2606.jpg
请观察正中菱形图案的边




3)  Engine Turning  意译为机器剔。

        有了机器(动力来自发动机),线剔和面剔就有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效果,更笔直犀利的线条,更反光的剔面,更强烈的立体光影浮雕效果。主要用于装饰西银鼻烟壶、香薰盒、名片盒。小陈兄的天使图和习老的盒子图属本分类。中银称此工艺为“车花”,(广西方言车发音同切),或许各地还称类似的音名(如戗花?)存在,不过我常找的福建师傅也这么说。


IMG_2607.jpg

车花2.jpg 车花1.jpg
约1990年代开始流行的国内首饰车花风格


本楼简单附图以便阅读。明天再上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并总结工艺特点,和錾做对比。



补充内容 (2013-5-5 23:40):
改正一个笔误:“鼻烟壶”改为“鼻烟盒”

点评

學~~  发表于 2013-5-3 13:28
后面那种戒指,我老妈90年代去香港的时候,买了几个捏。(*^__^*)  发表于 2013-5-3 13:05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90 收起 理由
nutshell + 30 术语解释又出现了~
好好学习 + 30 好!
夏墨兰 + 30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7

主题

611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0574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10-6-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墨兰 于 2013-5-3 13:03 编辑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12:22
觉得小陈兄的提醒很有道理,改“刻”为“錾”。严老“的地得”也有意思,今后改剔底为剔地,哈哈~

(3 ...


{:soso_e120:}懒人学习笔记:

西银剔的工艺特点:

1、)Engraving  意译为线剔
剔出非常细的线,擅长表现素描效果。

2、)  Bright-cut Engraving  意译为面剔,或闪光剔。
形成斜凹切面,呈现宝石切面的光芒。中银习惯叫做斜刀剔。

3、)  Engine Turning  意译为机器剔。
用机器来制作,线条更笔直犀利、反光,呈现更强烈的立体光影浮雕效果。也就是中银中的“车花”工艺。



·

点评

谢谢加分的童鞋老师们!更谢谢锦老师给了A , chaire 美眉谬赞了,我就是懒~~ :)  发表于 2013-5-11 16:28
蘭姐真厲害!一點就通~(我還在思考中...)馬上就整理了分類摘要出來..^^  发表于 2013-5-3 13:31
发表于 2013-5-3 13:20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5 收起 理由
好好学习 + 30 赞一个!
钱谨 + 25 谢谢笔记

查看全部评分

molan   静水流深~~

9

主题

1151

帖子

8942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928
注册时间
2013-4-1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35楼线剔的定义,不斜刀能把细线剔出来吗?

点评

很好问题,不能。如果把直刀定义为刀身和操作面垂直,那么没有直刀剔这种事。直刀什么也剔不出来。后面讲工具我会图示用刀过程。  发表于 2013-5-3 20:59
爱生活,爱老银

939

主题

6272

帖子

7万

奖励积分

专场拍卖管理员

《晓云》83号店

Rank: 10

积分
201000
注册时间
2010-8-23
性别
发表于 2013-5-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锦桐 发表于 2013-5-3 12:22
觉得小陈兄的提醒很有道理,改“刻”为“錾”。严老“的地得”也有意思,今后改剔底为剔地,哈哈~

(3 ...

我的问题最多:
1. 线剔 和 錾 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给清晰图例说明。另,这两种工艺那个难度大?
2. 小陈的王莽貂蝉是线剔还是錾?
3. 闪光剔 和 斜刀錾 的效果区别,能否给清晰图例说明?另,为啥剔的会较闪光,錾的较哑光?
4. 你的意思,三多所谓的斜刻是斜刀剔。为什么不是斜刀錾?(假如不给你看背面,或者银料很厚,你如何区分?)

点评

深刻的問與答~  发表于 2013-5-3 23:30
4.你和兰妹看贴都漏看很重要的三个字——“如果有”,三多所谓的这个词组只修饰“斜刀”这个名词,怪我没加引号。你的这个问题和3是一个问题,需要等个回音。实在人家不愿意,我再想办法。  发表于 2013-5-3 21:20
3.可以,我昨天给一位楼主发了站内信,申请引用他的图片,在等回音。闪和哑是主要是用刀时工具有刃(剔)和没有刃(錾)造成的。越锋利剔出的面反光越强。但加上包浆,两者就没什么区别了。  发表于 2013-5-3 21:15
2.目前所见,中银工艺錾的传统胜于剔,小陈兄那个盘我没看过底,凭经验和印象是錾的。  发表于 2013-5-3 21:09
1.我会比较剔和錾的工艺特点,云妹到时再思考。讲工具的部分既讲工具的静态形态,也讲动态的工艺过程。现成的资料不多,我会尽量图示。至于难度,你可以看了工具部分后得出自己的判断,我会觉得没有什么差别。  发表于 2013-5-3 21:06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


《晓云》83号店欢迎您来逛逛~~点击

24

主题

3771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专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8079

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5-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手,要发言{:soso_e194:}

点评

呵呵~^^  发表于 2013-5-3 23:29
严老是原子飞天侠级别的(电子都不够用)~请讲~~~  发表于 2013-5-3 21:22
老土, 严世农

82

主题

2585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69813
注册时间
2008-4-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锦桐 于 2013-5-4 05:53 编辑

给出西银手工线剔和面剔的图片,有的全部线剔,有的包含面剔。自行体会观察,以便对比中西银的手工剔与錾。

1. 1589年,the Hutton cup, 杯身花叶纹。
1.jpg

2.jpg


2. 1678年,英国 tray ,盘中心纹章。
3.jpg


3.17世纪晚期。杯。说明为:The superb engraving adds greatly to this example.
IMG_2637.jpg




4.1702年,英国双耳杯。狮纹章。前面贴过。
IMG_2618.JPG



5.1725年,英国 the tea canister。狮纹章。
IMG_2620.jpg




6. 1744年,英国 the circular salver, d=14in. 中心纹章
IMG_2621.jpg



7.1758年,英国the baluster-shaped jug, 垂幔纹章。

IMG_2622.jpg



8. 美国,年代未注明,the tea canister。纹章。
IMG_2625.jpg



10. 19世纪晚-20世纪早期,杯,童谣故事纹。

IMG_2635.jpg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4-6-1 07:25 , Processed in 0.21722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