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米小麦

老银新书《飞鸟与鱼》(陆续更新)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52

帖子

69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346
注册时间
2009-7-4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主题

552

帖子

69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346
注册时间
2009-7-4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请广大方家指正!
白天要出去一趟,图片后奉。谢谢大家!

器物•流年:向手工艺人致敬
胡建君

一、器物与手工艺
日常器物之美,最能引起我们对生活的眷恋。无论是静置案头的旧时相识,还是流年偶遇的惊鸿一瞥,那种器以载道的宁静与丰足,带着岁月静好的怡然与安稳,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状态,直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沉下心来。在这小小的器物之上漫延滋生的,不仅有对传统手工艺的缅怀,更有对从容旧时光的眷念。
手工艺与我们的文明史同在。老子和墨子都是手工业者出身,孔子的“依仁游艺”,其实也支持多种才艺。不知道阮籍哭穷途中使用的木轮车是不是自己制作的,但最早的木轮车却是黄帝发明的,俗称“大轱辘车”,黄帝因此又称“轩辕氏”。古时三十六行的歌谣唱道:“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六木七竹八雕花,九纺十织织布郎,十一裁缝做衣裳,十二是个修锅匠……”每个行当都声情并茂,令人心生欢喜。小时候会很专注地看走街串巷的工匠们锔锅锔碗、做面人糖人、磨剪子戗菜刀、表演手艺杂耍……他们看着我陪着我长大,带着从不厌倦的神情,却忽而消逝在岁月的红尘中了。手工艺人的失缺,标志着艺术和温情的时代和我们渐行渐远。
还好身边的父亲也是位能工巧匠,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公派到北美,制作展示中国的传统工艺家具。我很幸运地得到一点遗传,从小会自己打理花式发辫、拆装用具、改制衣物,画画和手工劳动永远都是第一名。喜欢在家里摆摊开工,各种裁剪、切削、钻孔、打磨、抛光的工具一应俱全。张爱玲说她的姑姑“文”能写信,“武”能纳鞋底,那我也这般文武双全了吧。每每悠闲的午后或深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那些安静的材料中间,将一堆金属工具信手拈来、指挥若定,犹如从容地游走在自己的战场,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手中的器物在那一刻被赋予生命,与我实现了今生的相遇。
喜欢手工的人多少有点完美主义,比如新买来衣服的第一件事就是里外翻找线头,连几毫米都不放过。因为对细节的挑剔,所以对各种线条的横平竖直和对称比例也有着准确的把握,有时看到别人墙上的画挂得有那么点偏差,直想用意念调整了它。我收藏以首饰为主的老银器,对于真赝与瑕疵几乎一眼立辨,基本不出差错。古玩城的老掌柜说,如果他们收徒弟,就要收我这样的徒弟。自从发现了传统手工银器之美,平淡的日常生活突然变得容光焕发,俨然不输于坐拥书城的满足与快乐,老银器也成为我了解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切入点。

二、银器的历史
银器最早出现于前4000年的两河流域,对于东方来说,它位于西部,而相对于西方,它又属于东部。因此,最初的银器被西方称为“来自东方的银器”,英文“Silver”意指“白色光辉”,这一种含蕴内敛的光辉指向苍凉的历史,又预示悠远的未知。
银的神秘气质是有其原因的。白银多和其它矿体混合,不便分离提纯,不像采掘独立的金属矿体和沙里淘金那么容易,因此,对于古代先民来说,白银甚至比黄金更加稀缺珍贵,历史上出现的一磅白银兑换两磅黄金的记载绝非杜撰。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以前也多见黄金制品,罕有白银制品。秦始皇为统一中国进行朝政体制改革,《史记•平淮书》写道:“乃至秦……而珠、鱼、龟、贝、锡、银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自此,白银的货币地位被废除,银饰品才开始一定规模的出现。“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魏晋时期的《定情诗》,将缱绻浓情寄于金银璀璨的定情信物之上,令人满目生姿。
由于银的可塑性强、品质珍贵且性能优良,给匠人们留下了极佳的表现空间。中国银器在历史上出现的品类之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但中国银饰的最大藏家居然是瑞典皇帝,欧洲对老银饰物收藏的重视程度,不得不令国内同行汗颜。
关于“老银”的年代界定,古玩行里一直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1949年解放为界;一种则以文革为界。目前老银存世量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以前原材料少,历代利用前代银器熔铸加工成新品,损毁不少旧物。清末民国的革新,女子剪短头发,改变了妆容与服饰,一些头饰、配饰渐渐失去用武之地,相应的工艺随之失传。解放以后,散布在民间的金银饰品被收归国有,大量手工艺人改行。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工艺精巧的金银饰品由外贸部门收购,组织出口换取外汇,使得大量精美的老银器流失海外。
文革的破坏力更是空前。老凤祥银楼的师傅对我说,当时文革抄家所得的老银器,用白皮铅桶一桶桶运来,集中熔炼制成银砖。因为银器有边边角角,戴着手套都会刺手,师傅们便先用火枪喷烧使边角熔缩,再统一熔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风行将银饰拿到金店换取黄金首饰的潮流,也将不少老银器送进了熔炉。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乡村传统习俗被改变,机械化代替了手工业,更将银器进一步推上绝路。所以现在对老银的收藏,不啻为一种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的抢救,老银器的价值应该重新被发现和肯定。

三、我所遇见的老银器
因为喜欢,陆续遇见了一些心仪的藏品。现举几例日常实用的老银器物,从工艺、品种、题材、纹饰等角度说说自己的感觉与心得。
(一)、        素银与烧蓝
《李师师外传》中有一段令人印象颇深:“帝(宋徽宗)尝于宫中集宫眷等宴坐,韦妃私问曰:‘何物李家儿,陛下悦之如此?’宋徽宗道:‘无他,但令尔等百人,改艳装,服玄素,令此娃杂处其间,迥然自别。其一种幽姿逸韵,要在色容之外耳。’”李师师一身素装,而特出于三千粉黛之中,正因为那种由内而外的气韵,也说出了素以为绚的道理。
收藏老银的初始,总希望找些工艺复杂的东西,以显示物品的等级,到后来却发现其实素银才是百看不厌的。我有一件素工的老银沉香粉筒盒,仅有一指高,没有任何装饰细节,仅靠盒盖旋动,使外孔与内孔相齐,便能倒出香粉。盒底有款字“纹银”、“鸿兴”,是福建滨江地区的东西。经过岁月的磨砺与人的盘玩,已有了熟润的包浆。还有一件“荣祥”款字的印章盒,也是素银质地,线条硬挺,质地厚实。采用抽盖式设计,盒内分区放置印章和印泥,盒底有一椭圆小孔可供内窥。合上盖子后,显得方正、简洁而有质感,犹如一件味道十足的明式家具。
素工的器物靠形制、线条、质感取胜,于无言中而有大美。其实器物与书画、文字也有着微妙的对应,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那些素玄的水墨画,如同不矫饰的文字和思想,甚至于不着一字,而能尽得风流。
当然,好的烧蓝工艺也能给素工的银饰锦上添花。银烧蓝工艺是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的,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珐琅釉料施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到600度的低温多次烧制而成。比如我的一件清代山西地区的老银耳挖牙签筒,周身素洁,线条爽利简单,唯有筒鈕的小青蛙施了有层次的烧蓝彩,精巧生动,有点睛之妙。蛙身上下移动,一头推出耳挖,另一头便是牙签,中央有孔槽可以固定蛙身,是一件可随身携带的实用小器物。
(二)、模压与錾花
模压錾花的双兔大银锁得之于福建。这种“长命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小孩出生后为了消灾避邪,父母或舅舅出资打制银锁给其佩戴,意在“锁”住生命、长命百岁。这件银锁的一面是月中白兔,本人属兔,一见即分外亲切。曾为松江云间第一桥填过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有兔爰爰,跨塘乘月,月生沧浪痕微。看万籁踪迹,风起云堆。浩荡浮生怎许,浑漫与、笔底芳菲。无人会,一声鹤唳,天地清辉。峰回。看潮走马,千万遍阳关,谁与同杯。问平生幽恨,有雪无梅。流尽江湖秋水,秋水外、莺燕双飞。因何去,云间一樽,更向何归?”写完第二天得到这块大锁,“有兔爰爰”一朝到了眼前。可见人与物、人与人的缘分都一样,冥冥中自有安排。
另一件錾刻工艺的鱼梳也是日用爱物,来自辽宁地区。鱼身分阴阳,一面阴刻,一面阳刻,鱼眼也是一面鼓一面平,象征阴阳和合。鱼腹呈微弧隆起,中间藏有小梳子,内收时刚好可在鱼背处卡紧。汉以前,“双鲤鱼”即古代的信封,不是指两条鲤鱼,而是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中间可夹书信。有乐府诗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见到素帛书信。这种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夹信的双面鱼身,也该和这个鱼梳的形制类似。物质条件远没有现今富足的古人,却拥有最浪漫的手艺与精神,让人心为之动,神为之远。
(三)、花丝与点翠
手头有一件龙头簪是累丝工艺的,又称“花丝工艺”,为中国首饰一大流派,源自北方。唐宋期间,花丝工艺已应用于妇女发饰,元代更有专门工匠专事生产。这种工艺是将金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精制而成。此件龙头簪造型质朴大气,手感沉实,富有想象力与设计感,既古典又现代,簪身的弧度亦十分漂亮,我用来挑拨沉香粉。李渔《闲情偶寄》有言:“簪之为色,宜浅不宜深,欲形其发之黑也……簪头取象于物,如龙头、凤头、如意头、兰花头之类是也。”所言极是。
另一掐丝点翠镶宝小头饰,亦立体而精巧。据说最佳的点翠工艺只选用翠鸟脖子上那圈最细洁的毛羽,色彩莹润亮泽,经年不败。这种蕴藉的蓝色与银色映衬,极显娇媚。但点翠饰物很难保存,不能入水,也不能刷洗,又容易脱落,所以留存下来的都相对珍贵。李渔认为饰发之物应细巧而不张扬:“与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鬓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真可谓风月中人。
(四)、虬橛与风藤
和老银配伍的除了珠翠玛瑙外,还有其他稀罕物事。手头有对虬橛耳环便是有故事的。“虬橛”,京津一代行内人也有称作“秋橛”,是一种染成翡翠色的海象牙,以墨绿为上、黄绿次之。此种工艺为清宫造办处独有,制作的器物一般只供皇亲国戚、朝廷大员专用。清亡后,该工艺流入民间,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据说民国初期的上海,拥有一件虬橛烟嘴或印章之类的小物,便成为身份的象征。民国中期,该手艺传人相继离世,这种染色工艺也就失传了,如同逝水的年华,如同指尖的流沙……
海藤、风藤与老银相配,也相当雅致美观,多见于手镯。《唐诗纪事》中记载,唐文宗某天考问群臣,古诗里“轻衫衬跳脱”的“跳脱”为何物,无人能答。文宗解释道:“跳脱即今之腕钏也。”也即手镯。藤镶银或编银的手镯在清代极为常见,清魏秀仁《花月痕》即有描述:“无心中将应袍袖一展,却露出一支风藤镯”。手头的编银丝风藤镯乃民国旧物,整体简洁干净、素朴大方。因内圈较大,我用来做压袖之物,佩于袖口外面。举手投足之间,平添几分旧日情怀。

四、我的古饰新妆
如果自己把玩,可将老银配件动手DIY,这样的“古饰新妆”娱己亦悦人。在古物的修复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主张“修旧如旧”,重视岁月痕迹,认为修复本身就是破坏历史,任何对象都不可添增,更不应去除;另一种主张“修旧如故”,如法国保护修复专家Violet-le-Duc对“最终完美”怀抱信心,致力于将旧物复原到未曾存在过的完整,就是将东西恢复到心中认为它应有的样子。在譬如老银饰这样的小件上,我同意后者,正如李渔所说:“晨起簪花,听其自择,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载,自然合宜,所谓两相欢也。”只要随心合意。我个人收藏老银也为了自娱,多简单动手改制些耳环、挂件、手链、指环、手机链等日常用品,其乐无穷。
有件清代的老银观音帽饰是我的随身爱物。之前我正在为浙江的寺庙绘制观音本生系列白描,日以继夜,极为用心。突然从淘友处得到这个福建精工的观音帽饰,背后款字“福利”,大概正是上苍赐予我的“福利”吧。这个观音造像与大型佛像做法一样,平视之,头与上身略大。仰视之,则比例完美、五官粲然、神情生动。父亲给我一块小叶紫檀,帮我削出大形。我又在淘宝上买到各式小型金刚石锉刀,沿银饰外形线条一点一点锉磨木头,花了一个整天,配成观音的底座,成为一件银镶木的随身挂件,日日携带。
双喜耳环的主件是清代的老翠,典雅温润。我自己改制了小银扣,加编了琥珀桶珠做成耳环,有种苍凉参差的红绿对比,便起名做“红楼”。另一对老翠耳环来自戏子处,让苏州的银匠镶了金银小花做点缀,小巧莹润,绿意欲滴,令人欢喜。
紫光檀嵌老银蝠戒指在北京的0322工作室制作,由一个清代的老银烧蓝蝙蝠帽饰和紫光檀配伍镶嵌而成,烧蓝的斑驳古意与老檀木的古旧纹理若合符契。需要一台小型的吊磨机就可以制作此类小首饰,扣槽需要多加练习,才能越做越精细。银和木头的粘合可以使用北化的502 胶水和安特固宝石胶水。
有个小银兔来自丽江古城,是我带学生实习时偶得。大头圆身的兔子稚气可掬,身上有着涡旋的牛毛纹,如民间的剪纸图样。动手配上黑檀木珠、清代水红琉璃和绳编中国结,做成了一个小巧可爱的手机挂饰。
凤鸟麒麟银饰来自“天喜之藏”,为福建掐丝烧蓝工艺帽饰。仅五公分的长度上,只见凤鸟眉目纤秀、若往若还,麒麟神态舒缓、闲庭信步。环绕有五彩云纹、太阳、仙草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可能为宫廷遗物。该帽饰本身华美非常,便略点缀一颗清代光面小银珠,编上蜡绳做成挂件。
现在提倡建筑不要一尘不变仿古,比如苏州一带倡议“苏而新”,“苏”主要体现在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创意与用材上。在老银小物的改制上,我赞同这样的做法,因为这些小物的本意就是首饰,而不是供奉的神祗,少了些实用与美观,也就失却了她们本身的意义。
英国的莫里斯倡导“手工艺运动”,认为最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个工人,最卑贱的民间手工艺人也是艺术家。我永远向那些手工艺人致以最深的敬意,因为不被俗世羁绊,他们有着最广阔的视野和最干净的内心,穿越无尽的岁月,直到永远。

7

主题

1057

帖子

665

奖励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22
QQ
注册时间
2009-8-31
性别
发表于 2011-7-2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我也要预定一本签名书啦,谢谢

12

主题

552

帖子

69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346
注册时间
2009-7-4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鎏金点翠 发表于 2011-7-29 08:47
恭喜恭喜,我也要预定一本签名书啦,谢谢

谢谢鎏金点翠呵

12

主题

552

帖子

69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346
注册时间
2009-7-4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藏古今 发表于 2011-7-29 08:25
关注,支持 。我也定一本,要楼主的签名哦。顺祝大卖。

谢谢博藏古今兄!

12

主题

552

帖子

69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346
注册时间
2009-7-4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盦兄,过奖。看来您也喜欢古琴。。。

116

主题

1928

帖子

165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2480
QQ
发表于 2011-7-2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1560632555352051540_3:}好舒服的感觉,喜欢这个书名,也预定一本
玩是为了提升审美,不是为了拥有~~
淘宝店:http://hongmenju28.taobao.com/?spm=a1z10.1.2.1

0

主题

173

帖子

5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332
注册时间
2011-5-13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1-7-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了一些,文笔细腻。也要预定一本亲笔签名的,请才女姐姐登记哦。
谢谢,祝新书大卖。
{:soso__695721744103714719_2:}

327

主题

3370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5542
QQ
注册时间
2008-5-28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1-7-2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与建君兄有过交流。一是羡慕其所置身的艺术环境,二是感叹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三是惊叹其短时间内对老银的如此领悟。
同祝新书能让更多的老银爱好者获得新的氧分。
手机:150  3568 1977     
Q  Q: 1921  9692  91
人生总是留有遗憾

2

主题

268

帖子

545

奖励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214
注册时间
2011-4-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1-7-2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4917488208878488599_1:}预定一本~~!要有签名的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4-4-28 11:51 , Processed in 0.1558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