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古月茗轩

是宋代的吗?(细图已上)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发表于 2010-10-1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到了宋代,虽然逐步放开,但高技艺银匠仍然很少,能制作出如“官器”的高水平器物也鲜见。因而,遗存下的高水准银器也少之又少。
  此件器物除显呆板外,包浆也显不自然。发个宋杯对照一下。
DSC_0443.JPG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件最大問題在用模做主体,後手工修,加上忽略古代刀具問題,過份強調枝葉細節.....本想要網友貼幾乎同式樣同風格的圖,但避免被仿造者改善,還是算了
小維 发表于 2010-10-13 09:30 [url=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url]]
谢谢各位老师指教!学生受教了。
但是,大家都忽略一点,我的第一图和后来的图片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小维老师说的用模做主体,应该同样东西很多的。
至于过分的枝叶强调,应该结合于当时的历史背景。
还有避免仿造改善的说法,我有自己的看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东西在自己手里,还害怕别人仿造?你是无法回到千年之前的那个社会,文化,民情,环境里面的,从小就受那个时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现代人是很难复原的。只有在古玩门类多层次接触,全方面了解,再把它重新组合这才是一个年代大概的面貌,也许能大约了解一个事情的社会,金融,民风民情。并不是靠几件有明确出土记录的“标准器”来做标准的。
如果仅仅是怕仿这说明功底不够,好东西是侥幸得来的。
还有就是这个东西论坛上的老师都有异义,但是下面却有网友短信要买。
这不是我杜撰的,问价钱的也是知名高手。而且据我所知是一位实战派的高手,宋元水平很高。这样一来我被大家彻底搞晕了!
东西的真伪已经不重要了,就当娱乐吧!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到了宋代,虽然逐步放开,但高技艺银匠仍然很少,能制作出如“官器”的高水平器物也鲜见。因而,遗存下的高水准银器也少之又少。
  此件器物除显呆板外,包浆也显不自然。发个宋杯对照一下。
LYP 发表于 2010-10-13 09:53 [url=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url]]
包浆不是问题,各地水土不同,出来的东西肯定也坑口不一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方酸性土,南方碱性土。劳逸结合!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茗轩 于 2010-10-13 10:27 编辑
題外話, 古月兄頭像的那対手鐲能否貼圖來欣賞一下 ?
老銀丁 发表于 2010-10-13 00:46 [url=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url]]
请兄欣赏。
手镯2.jpg

18

主题

2096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47244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6-1-20
性别
发表于 2010-10-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0-10-13 11:26 编辑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各位老师指教!学生受教了。
但是,大家都忽略一点,我的第一图和后来的图片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小维老师说的用模做主体,应该同样东西很多的 ...
古月茗轩 发表于 2010-10-13 10:17 [url=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url]]
我看正面就不想看背面,正面細節不對看背面又有何用,還想說背面皮殼真的不錯,但反過來說你這做法就有問題,用兩件有何意義,如正面做如此即使背面皮殼看起來不錯也是不對的東西.
你可問你價的實戰高手,我也知道是誰,如你真想知道對這件看法,我想他會跟你說真話,至於問價,有時問價是瞭解行情,或瞭解不開門價多少,這類事我也常做.....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茗轩 于 2010-10-13 11:21 编辑

晕了!是谁您也知道?厉害!您是超版,不会是后台我的短信~~~~。
(((至於問價,有時問價是瞭解行情,或瞭解不開門價多少,這類事我也常做.....)))
既然都是高手,不玩新东西,您又是收藏不做生意的,经常问这些~~~我很难理解。
我一般看不懂或看不好的基本上不问,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
这也许就是境与界区别!

18

主题

2096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47244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6-1-20
性别
发表于 2010-10-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0-10-13 11:49 编辑

我這超版沒這權力看人短消息,金銀圈子很小,很多藏家我都認識,甚至也跟很多沒見過面的藏家或行家都有相互交流,至於藏家瞭解行情,我認為很正當,不要變成所謂只有理論價格,不懂得市場行情...
瞭解不對東西的行情可反過來思考對真品市場行情的影響,總不能永遠活在過去的記憶....
另外我認為你是懂的....你對宋元認知應該很利害了

159

主题

6027

帖子

4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37842

三多讨论版版主贵宾

注册时间
2010-5-8
性别
发表于 2010-10-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个藏家来讲,了解器物的各个方面是有益的。我不仅要了解,还不只一次买进明知不对的器物,甚至花了较多的钱买进,为的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或辩伪、或写书、讲授用作标本。
  古月名轩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件很好的器物,我们通过它进行友好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此表示敬意与谢意。
   另外,我所提看法仅供参考,因我自知仍有需要学习与提高的必要。我的目的是交友、学习、交流、提高。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再次感谢小维老师!谢谢!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兩件有何意義,如正面做如此即使背面皮殼看起來不錯也是不對的東西.)))
其实是这样的,一位出色的“艺术品鉴赏家”,首先要有锐利的眼力,敏力的观察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必备的。
对于一件物品的观看,昨天看了今天再看的时候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东西昨天看过今天动过手脚都能够一眼看出,这是基本的,何况两个版别的区别很大。
并非故意的,是两个盘子细图拍照时候搞错,反正是一块的东西就发上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7-19 16:27 , Processed in 0.2129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