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陈

东北镯头图案的捶錾初步成型猜想

  [复制链接]

92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江南银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811
注册时间
2009-1-6
性别
发表于 2013-4-2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陈 发表于 2012-8-3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制作了简易的錾子,来模拟前面的猜想。感觉自己进入菜鸟阶段,因为已经做出剔底效果了。
没有厚银片,这片 ...

清三代腰扣,剔地工艺底明显特征。
IMG_5788.jpg
只因有你,收藏才不寂寞!
三多认证店铺  222号店 《苏记老银》
联系:18605789628,微信号18605789628

15

主题

734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99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8-4-12
性别
发表于 2013-4-2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问探讨下,剔底与捶打过的背后情況会如何不同?剔底的背后是比较平坦?捶打的背后会外凸?
收藏能怡情養性,又能見多識廣。收藏就是緣份,不能擁有,就尽情欣赏吧!

1599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银妖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94123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QQ
注册时间
2007-8-7
性别
发表于 2013-4-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特征-指哪里?
鹿身上的陰線雜亂無章/波浪紋處的陰線松散 代表控刀的能力不足 能要這位工匠來剔?
微信sunnychk
http://bbs.3d9r.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414&page=1

92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江南银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811
注册时间
2009-1-6
性别
发表于 2013-4-2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Y三年 发表于 2013-4-25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显特征-指哪里?
鹿身上的陰線雜亂無章/波浪紋處的陰線松散 代表控刀的能力不足 能要這位工匠來剔?

明显特征指:底子银剔除掉余留下的粗糙地章,梅花鹿边缘用刀的痕迹等等
只因有你,收藏才不寂寞!
三多认证店铺  222号店 《苏记老银》
联系:18605789628,微信号18605789628

15

主题

734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99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8-4-12
性别
发表于 2013-4-2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推挤与切削都是加工手法之一,最可能是多法相輔相成,只用捶打,如何形成優美的线条,而像斜刀紋飾,高位起花簪戒,也都需要削剔起銀料,表現美感
收藏能怡情養性,又能見多識廣。收藏就是緣份,不能擁有,就尽情欣赏吧!

0

主题

707

帖子

1395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8118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7-12-21
性别
发表于 2013-4-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許以前[剔底]不叫作[剔底]所用名詞不一樣,目前是用現代的工藝名詞代替眼睛所見的[加工微痕]罷了,爭論名詞的意義不大,重點應是在於[加工成型]的微觀上做探討,這是在鑑定古物的微觀討論的基礎上必然的做法.

0

主题

707

帖子

1395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8118

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7-12-21
性别
发表于 2013-4-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大家的猜測及試作法,目前看來也都是用現代的工藝去推敲早期的工藝.這點也不是不好的,至少可以分別大家目前對細部不同手工工藝的[客觀]看法,這也是很好的...

点评

老范可以查查西方国家对康熙乾隆时期福建高浮雕工艺的金相分析报告资料。  发表于 2013-4-28 00:43
呵呵,我還是對福建乾隆高浮凸鐲的工法感兴趣!  发表于 2013-4-27 18:23

143

主题

5313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865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QQ
注册时间
2009-6-7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揉面团、捏泥人、凿石碑、琢玉、刻铜、打铁、打银......,料性决定基本工艺方法。
说“打牙”、“捏玉”是可笑的。
如果有多种可选工艺方法能达到相同的最终效果,那么一定是付出活劳动最少的工艺方法才会被采用,这是人性使然。当然,这个世界上违背人性者和弱智者也不缺乏,但绝不会形成主流。

点评

邏輯合理,有時侯早期用的方式,是直接又簡單.看這些老銀鐲頭上的刀工 真是利索.經驗夠的老師傅手工熟練可見一般.如此的方式才有可能有大量的優質作品傳世.可惜很多的鐲頭的紋飾都磨花,紋飾不清了.  发表于 2013-4-28 21:17
银民公仆

143

主题

5313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865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杰出贡献者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QQ
注册时间
2009-6-7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微分原理,任何浅浮雕画面都可用有限个规则的几何形状凹陷拼接出来,其数量主要取决于面积和画面的复杂程度。
以典型的圆形凹陷为例(直径1mm、深度1mm平底圆形凹陷),用圆柱型冲头以适合的力度打击一次就可以获得,如果用刀剔,要保证圆度和平底,恐怕要用很多刀,至少不可能一次成型。
微分有助于判断活劳动的付出多寡,做劳动定额的人都知道的,这意味着成本乃至生存。
银民公仆

939

主题

6272

帖子

7万

奖励积分

专场拍卖管理员

《晓云》83号店

Rank: 10

积分
201116
注册时间
2010-8-23
性别
发表于 2013-4-28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范 发表于 2013-4-26 1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推挤与切削都是加工手法之一,最可能是多法相輔相成,只用捶打,如何形成優美的线条,而像斜刀紋飾,高位起花 ...

范老,其实三年和小陈并不是否认有“剔”(或者切削)这样的工艺,因为斜刻啊,起花啊,就用的是这些工艺。

在这个贴里,主要讨论的是贴首所说的那种东北镯头(或者类似那样的银饰)所用的工艺。
如果那样的镯子,可以用锤子,錾子,在15分钟之内做好,那谁会那么傻,用刀子,花1.5个小时去“剔”???(反正最后的成品效果都一样的,顾客哪个会问,你这是花15分钟做的,还是花1.5个小时做的?)

对了,还有,您一直说的乾隆福建高浮雕,不是贴的吗?(因为所见坛子里的福建高浮雕都是贴的啊。。)

点评

嘿嘿,福建鐲的边框与鐲头文字,是铸或焊贴就難说了?  发表于 2013-4-28 19:45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


《晓云》83号店欢迎您来逛逛~~点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5-10 19:59 , Processed in 0.09376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